今天的讀書會討論這一章, 主講人首先提出一個問題:
在路上隨便找一個人, 無論他有無信仰, 吃的用的都是花錢買的, 錢也是工作賺的.
換句話說, 他的衣食都是自己掙來的, 那為何我們禱告時還要求主賜給我們今日的飲食?

我覺得這句禱告是所信仰的主要我們時時保持感恩心與謙和心,
從佛教的角度來看, 萬物皆是佛性變異生化而來,
我們用的每一樣東西背後都是眾人智慧與努力的累積, 吃的東西也在大自然中經過了萬年億年的演化,
他們在從無到有的過程中甚至還需要外在環境(ex.氣候)的配合,
所以我們能享用不是因為我們用錢買到, 而是背後有許多值得我們去感謝的東西, 以及推動這一切,值得去讚嘆的力量.
但知恩後更重要的是要報恩, 所以十無量心中不講感恩心, 而是直接強調報恩心: 報佛恩, 報師長恩, 報父母恩, 報眾生恩.
最後大家也都有討論到要感恩跟謙卑.
某人講了一個例子, 小孩出外求學, 做父母的每個月都按時寄了生活費過去,
但若這死小孩從來都不回應, 沒說聲謝就算了, 收到沒不曉得, 是否夠用也不曉得,
某個月事情忙, 晚了幾天寄錢, 小孩馬上打電話來抱怨, 問怎麼一回事, 好像收到錢是理所當然的,
這樣子做父母的心理會作何感想?
另一個好小孩要是每次收到錢都會回信, 除了說謝謝, 還報告自己的生活狀況, 考試成績很好之類的話,
並叮嚀父母照顧好自己身體, 做父母的感覺一定不一樣.

牧師S另外提出了一個我們都沒想到的觀點, 就是不要貪心.
只求今日的飲食, 而不求未來幾天的.
他舉了自己的例子, 以前是窮留學生, 為了省錢, 車子有問題都是自己修,
所以看到零件有在sale就去搶來囤積, 結果前一陣子清車庫才發現自己買了很多但都沒用到,
有的是因為換了車, 為前一台車囤的零件就沒用了,
有的是忘記自己有備料, 要用時又直接去買, 過一陣子才發現自己原本就有,
這些原本出發點是節儉的行為最後很多都變成了浪費.
聖經上也有類似例子, 在舊約出埃及記16中, 上帝告訴在曠野的以色列人地上的瑪那可以吃,
但只要撿當天吃的份量就好, 結果有人不聽多撿, 吃完剩下的到了第二天都發臭生蟲.

今天讀書會收穫很多, 總結, 主禱文這句話所要傳達的訊息是要感恩, 謙卑, 以及不貪心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凍水寒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